专题1人口、城市与交通问题1.不同国家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1)人口问题的成因: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人口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人口增长的数量、结构各有特点,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2)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影响及对策。2.人口迁移原因及其影响:(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用,推动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了人地矛盾,改善了环境,增加了收入,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消极人才流失3.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特征:主要功能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商业区呈点状或线状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主要功能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住宅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用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4.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5.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差异。(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图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图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①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②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变化。1.(2013·广东文综)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表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国0.711818.47885美国0.93420.17681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解析】选D。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2009年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印度为389人/平方千米,中国的人口密度低于印度错误B项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为(75-72)3,美国为(81-76)5,两国的差值并不相等错误C项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为19.5%,法国为18.4%,与中国的差值为1.1%,美国为20.1%,与中国的差值为0.6%,印度为30.6%,与中国的差值为11.1%错误D项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低于表中其他国家的统计数据正确2.(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1)选D,(2)选C。第(1)题,①类土地利用分布于城市北部、东北部的轨道交通线附近,地处河流上游,上风向(西侧)基本无污染源,环境优越,加之交通便利,应为别墅区;③类用地分布于城市南部、东北和东南靠近铁路沿线的郊区,地处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地价较低,便利的对外交通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因此应为工业区;②类土地分布于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置绿地可以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第(2)题,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老城区以教堂和政府建筑为主,缺少商业等服务机构,交通等基础设施并不优越,因此地价不会高于市中心错误B项目前以零售为主的商业用地分布于老城区以东地区,说明城市市中心是由西向东移动的错误C项老城区分布在河流沿岸,而目前该市沿铁路和电车轨道扩展,说明城市空间形态受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正确D项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城市干线与环路交会处,属于交通最优,由于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布局在中心商务区错误3.(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