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必修3学案第13课VIP免费

历史必修3学案第13课_第1页
1/2
历史必修3学案第13课_第2页
2/2
哈尔滨高二历史学科学案导学(理科)时间:2013年9月29日课题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程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核水平1.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2.知道加尔文的思想。A类A类基础知识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各国的十分活跃。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发展(根本原因)3、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4、出售——导火线二.宗教改革的内容(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原因罗马教会宣扬称义。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民兜售。这种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2.内容马丁·路德发表《》,即《》,宣扬称义,他强调人只有才能得救,不能靠、和神职人员,它实际上使人获得和,否定了权威,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影响改革后创立的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二)加尔文宗教改革1.内容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一书,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加尔文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这是加尔文宗教观的核心。他的学说为发财致富做辩护,他从神学角度论证和的必要性。2.影响加尔文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的国家广泛传播,为以后的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三、宗教改革的影响1.进步性:(1)经济上:削弱了的经济实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打破了欧洲罗马教的一统局面,动摇了权威。必修三第1课(第1页共2页)哈尔滨高二历史学科学案导学(理科)时间:2013年9月29日(3)思想上:促进了解放,为科学扫除了思想方面的障碍,为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局限性:仍然披着的外衣。重点难点突破一、宗教改革运动最先发生于哪个国家?为什么?1.宗教改革运动最先发生于。2.原因:16世纪的德国,国家处于的状态,是天主教世界中受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劫走大量的财富,人们称德国为“教皇的奶牛”。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主义的含义指宗教信仰自由,靠信仰得救,明确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本课要旨1.了解马丁·路德的思想;2.知道加尔文的思想。学业水平测试1、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他的因信称义的学说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下列表述中属于这一学说的是()A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B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行善,而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C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升入天堂,弃民则相反D灵魂得救只需要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繁琐的仪式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C信仰是否必要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3、1517年马丁·路德起草了《关于赎罪券的功效》:“教皇并没有免除任何人罪恶的权力,只能宣布或肯定上帝的赦免…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对钱财的贪欲。”其主要作用是()A加强了教皇权威B弘扬人文主义精神C催生出但丁等文化巨匠D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选择题答案:1、D2、D3、B必修三第1课(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必修3学案第13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