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活动。以往人们只是以该校升学率来衡量教学质量,却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质量。事实上,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一、体育教育重要性实践表明,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使学生懂得体育基本知识,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等,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与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具有鲜明集体特征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按照集体的共同要求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符合运动规则和集体行动需要。使自己的行为与整体要求一致,实现自己的感知。通过比赛还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精神。二、全面开展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正确健身技术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通过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进行德育教育,增强积极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达到“强身健体、育人”的目的。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领导能够明确办学目的,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就能够带领出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就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只是一味地把实施素质教育挂在嘴边。虽然对体育活动有安排,有计划,有制度,却又认为课外活动开展多了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担心学生“玩野了,玩疯了”,导致成绩下降,所以不抓落实检查,甚至还有意地减少或占用体育活动时间。这种做法对教师安排组织体育活动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只有领导重视,实现全面管理,这些不利因素才能逐渐被消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保证。体育教师是课内外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活动安排的好坏,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是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严谨的教学计划和合理的安排。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有讲政治,讲纪律,讲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努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具有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水平,能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开发人、塑造人,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益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体育活动要有好的环境和设施条件。体育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占用一定的器械和场地,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一个开展活动的场馆和相应的器械,再好的计划,再好的教师也就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把学校的各类活动室、馆、活动用品配齐、配套,使教师们能够愉快地组织开展好体育活动。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的学生,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不容忽视。浅谈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作用鸡东一中王庆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