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按新课标上好语文课【内容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执行几年了,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一要注重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二要让课堂充满快乐;三要在课堂实现师生的真正对话;四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五要在课堂注意课堂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导入环节充满快乐对话实践能力评价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语文课应该怎样上”这一个关系到新课程理念能否真正变成课堂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能否不断深化的根本性的问题。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一、新课标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利用精彩的导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环节,要使学生在最佳状态中进入课堂学习,接触新知,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爱学习,从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应该怎样导入新课呢?(一)、导入新课的方法1、质疑矛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的导语如果蕴藏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处于欲答而难以言表的着急状态。只有通过学习之后才能弄清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习,效率一定会事半功倍。2、谈话导入法通过简单的对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师生之间的默契。当然教者必须精心的设计每一句话,使说出的话一定是字字入心,声声含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3、情绪渲染法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景,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4、多媒体导入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设备制作出一段和文章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影片或者是动画,借此来调动学生感官上的认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许多的导入方法,比如:猜谜法、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但是不论使用那种方法,都一定要符合课堂实际,而且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二)导入所要遵循的原则1、知识的规范性原则无论是哪个学科的教学都要本着对知识、理论、观点等直接影响孩子知识体系正确形成的原则进行,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语文学科的导入一定要确保语言文字使用正确规范,言论观点积极、健康、向上。2、语言的启发性、趣味性原则1导入本身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的教学环节,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组成导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显得尤为重要,教者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只有经过琢磨的东西才经得起推敲,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3、设计的灵活性、实效性原则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在设计导入时教师要考虑到课堂的随机性、生成性,要具有灵活度,尽量考虑全面。除此之外,导入设计的实效性也不容忽视,因为不论哪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不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再好的导入设计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源。所以在设计教学导入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方法多样、内容简明扼要、具有实效性、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快乐的?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充满”: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教师在上课时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多与学生商量沟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