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工作事关基础教育和发展的全局,事关学校稳定、社会的大局。在我们学校,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及安全工作。消防、溺水、中毒、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是中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在我这样的农村中小学,针对这些主要因素,结合本校的实际,基本上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保护学生安全:1、安全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措施,开展群防群治。2、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针对可能或容易发生的s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对学生时行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根据环境条件与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日常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及早部署,采取得力措施,预先防范。4、食堂应有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加强对库房、操作间的管理,严防坏人投毒破坏,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加强对炊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体检,学生食堂必须建立食品采购和食品保管存放、加工制做等制度,严把食品采购关,严防食物霉变或污染。5、学校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校舍管理,经常检查维修,发现危险房舍,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每逢雨季和汛期,必须安排人员值班,随时观察险情,做好撤离疏散准备。6、学生徒步或乘车(骑自行车),外出,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顶防交通安全事故。7、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和防范,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留有消防通道,配齐配足灭火器材,落实值班制度,预防火灾事故。严格用电管理制度,学校有专门机构或专业人负责用电管理,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不符合要求的线路,禁止超负荷或违章用电,并教育学生非在校也应注意用电安全。8、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条件、环境等客观因素,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预防非正常伤亡事故发生。9、楼房的护栏和扶手必须完好坚固、走廊楼梯照明设备齐全;出早操、下晚自习及遇有紧急情况,班主任教师要提前到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下楼梯,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