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研究”实施方案安乐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市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项目,探索新形势下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教改项目自2010年10月下旬启动以来,经部分实验校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后续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2011年是进一步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的活动中,我校被确定为县级实验校。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切实有效地开展此次教改试验,根据镇指导、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目标要求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三、组织领导机构1.成立高效课堂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计划的落实。组长:赵润芳副组长:杜晓云蔡春梅成员:杨婷麻巧玲李拴锁杨春侠高瑞芳2.成立高效课堂教学实验小组,具体负责计划的指导实施。组长:蔡春梅副组长:杜晓云成员:语文:麻巧玲高瑞芳陈亚娟见梅梅杨春侠王珍梅王芳数学:李拴锁杨婷张晓娣张列彦兰文学王娟琴康沛娜四、实施步骤:(一)理论学习阶段(2011年2月)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改项目指导手册》、《苏永兴局长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宝鸡为何强推高效课堂》等有关资料,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共识。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和推广小组;二是制定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立高效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3、确定试点教师、年级、科目。确定以见梅梅杨春侠、张晓娣张列彦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数学、为首批实验教师、年级、科目。其他教师可依自己教学实际和意愿,随时加以跟进。实施小组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谈体会,提要求,明目标,定方向。(二)试点探索阶段(2011年3月—6月)1、确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为我校课改实验预设教学模式,采用先“继承”,在实践中结合校情、班情、教情、学情再批判于生成,使这种教学模式实现本土化。2、认真组织实施课改。学校将按照相应的要求落实物质保障、文化氛围、管理措施,按照市教研室提出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总体操作要求,努力探索,认真刻苦研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