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第二课时1.回顾上节课内容: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这四组词谁来读一下?打猎为生射雁充饥争论不休不以为然老人评理两全其美抬头一看无影无踪师: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师:上节课,我么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借助这几个词,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师:他讲得好不好啊?他既用上了这个词,又把故事简洁明了地讲了出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2.读第三段,读出气势(1)师:但是如果要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的话,就要把兄弟俩争论的场面讲出来。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争论的呢,课文的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争论的场景。(学生自读)师:课文中有两个人物,对不对,请同学们前后两人分角色再读一读。(学生分角色读)师:怎样才能读出争论的感觉呢?生:应该注意争论时的语气。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些动作。师:这段话中什么标点符号的句子最多?生:问号,反问句师:如果把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大家觉得好不好呢?看黑板,自由朗读。生:不好,感觉书上的句子情感更强烈。师: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起来读读,比比,看看到底哪个句子更好。(请两位同学起来分别读)师:经过了这么一比较,老师知道了,果然还是书上的句子更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分角色表演一下兄弟俩争论的对话,谁来当哥哥,谁来当弟弟?(直接读对话)(多请几组同学读,比赛读)师:男生读哥哥的话,女生读弟弟的话,看看谁读得好,读得有气势。(2)师:兄弟俩都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争论不休,想一想:兄弟俩是怎样反驳对方的?(出示课件)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板书:不以为然)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哥哥的话,想一想,什么叫“不以为然”?那么,“然”是什么意思呢?(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下师:是呀,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哥哥认为弟弟的意见不对。请你用不以为然的语气替哥哥跟弟弟大声争辩一下!师:弟弟很不服气,他认为: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是呀,也有道理,请你用很不服气的语气替弟弟争论一下!师:兄弟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争论不休。想一想,“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休”是什么意思呢?(板书:争论不休)(争论不休:休:停止。意思就是双方或多方对某一个问题各执一端,讨论不出最终的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属于贬义词。)师:看看书上的图画,说一说,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你看,他们俩都争成什么样子了?(出示课件)这兄弟俩面红耳赤、怒目圆睁、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好一场激烈的口水战。请前后的两位同学再分角色读读。好,开始。3.他们谁都不服气,谁也说服不了谁。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使兄弟俩都满意呢?读一读第四节:(出示课件)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师:老人提出了什么好办法,使兄弟俩都满意了?生: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这个办法,哥哥满意了,弟弟也满意了,哥哥和弟弟都满意了,称得上两全其美了。(板书:两全其美)师:可结果令人满意吗?齐读第五节。生: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影无踪)师:多么令人沮丧、懊恼的事啊,带着沮丧、懊恼的心情读一读第五节。4.这个争论的故事让盛老师班的同学展开了一场讨论,让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吧!默读6—12节。(出示课件)默读6—12节师:他们有哪些感想呢?说一说。(出示课件)同学们有哪些感想呢?说一说。生:兄弟俩笨他们把射雁的时机错过了白白浪费了时间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师: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呢?生: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大雁是不会等他们俩的,应该先射下来。兄弟俩应该抓住时机,在大雁从头顶飞过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