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历史教学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南宁市第28中学黄莹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动摇了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至整个过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获得了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指导性学习在逐渐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历史教学带来了众多好处。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是辅助性教学,它不可能取代历史教师的地位,现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简要地介绍一下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内容宁精勿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不必要一味追求内容多,并不是内容多才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多媒体素材的丰富来源,使得教师更要注意,在讲到一些原材料分析时,不要显示太多的材料这样会使得学生有一种压抑感,应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教师一定要仔细挑选,尽量做到“精”;另外,在做巩固练习时也要同样如此,要讲究典型性、代表性。否则,过多素材的采用,一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浪费学生的时间,二会分散学生精力,三会使部分学生错误地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毕竟,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便于学生从感观上接触历史事物,理解历史过程,从而了解历史的“为什么”,指导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二、图片的合理采用将历史图片引入教学中的做法,一直是近年来进行历史教育改革时颇受重视的问题,把有价值的历史图片带入课堂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限度内接触到最多的历史信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图片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图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原图,舍繁复,弃杂乱,对于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要敢于和善于“动手术”,舍弃“鸡肋”。但是有些与教材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对体现图形特点,反映神彩的东西,则不可轻易舍弃。2、发挥电脑的集合功能,创设动态图像,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如在讲述战争的时候可以在历史地图中设置闪烁箭头、方块、行进路线等表示,借以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3、提升图像练习趣味性、娱乐性,寓教于乐。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图”设置问题“从各国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什么现象?得到了什么启示?”此外还可以同步显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图”,把两次工业革命作个直观比较,如此一来,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历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形式,形式表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适合教学目标需要的媒体,并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特别是要敢于舍弃“鸡肋”,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特长。就笔者观点,office自带的powerpoint易上手,是使用得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工具,当然,Authouware,flash,课件大师,以及方正奥思等工具,各有其长处,只是初学者入门比较困难。要注意的是,过于花俏的课件一方面制作起来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中,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实现。所以,在历史教学课件制作上“主”是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宾”是丰富多彩的媒体,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只有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多媒体的出现为历史课堂增添了不少生机,但是,有的教师过于看重多媒体,认为多媒体可以替代一切,甚至教师的讲解、引导,这种看法过于偏激。我们说的多媒体课件,它只是起到辅助性教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它不可能全部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不可缺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只不过由以前单纯的讲解转变为讲解“+”引导,这个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活动中逐渐重要起来。多媒体的出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因势利导作用。五、师生情感交流不能少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