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十六年前的回忆集备(定稿)VIP免费

十六年前的回忆集备(定稿)_第1页
1/3
十六年前的回忆集备(定稿)_第2页
2/3
十六年前的回忆集备(定稿)_第3页
3/3
花东镇中心小学语文科集体备课表(定稿)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备课人江转娣参加人员六年级语文老师时间第8周地点教师会议室记录人江转娣教学目标: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具准备:有关课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1教学过程建议一、简介人物,丰富认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1927年4月28日,在敌人的残害下,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毫无惧色,从容就义。时年38岁。二、回归文本,感悟“父亲”形象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4.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三、感悟写法,课外拓展1.指名读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说一说: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a内容上:女儿为父亲的遇难而痛苦,并深深地怀念父亲。b写法上:通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22.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3.1927年的春天,在局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李大钊同志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干什么?被捕后,他在狱中又是如何与敌人斗争的?这些内容文章中没有写到。请你结合查阅的资料,借鉴“前后照应”的写法,任选一个空白进行补充。4.交流展示、评价。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界人士计划营救李大钊以及李大钊对此的表现,认识李大钊崇高的革命品质。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十六年前的回忆集备(定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