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万道清泉浇祖国花朵倾满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阙义生开学初,我们学校开展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老师大研讨,偶然见在网上看到南京晨报的一个报道,让我的神经不禁一颤,并陷入深深地思考……报道称,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漕桥中学退休教师孙国华将毕生积蓄190万元全部捐出,专门用于奖励漕桥中学优秀师生和资助贫困学子。而自己家里最值钱的家具只有电饭锅。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学习和宣传孙国华的感人事迹。去年,他入围中国好人榜,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最美人物”。孙老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太让我感动了,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大力弘扬。其实,全国各地类似孙国华老师的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谭千秋老师;佳木斯市第19中学“临时工”舍己救人的张丽莉老师;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坚守19年的清贫,让希望发芽的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30年的江苏大风市万盈镇中心小学驻村负责人孙进老师……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真是人间大爱。这些都是我们教师中的楷模。然而,教师队伍中也有极个别的败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媒体也陆续有所报道,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甚至性侵学生,为人所不齿。当然,对这些害群之马,行政、司法部门都会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做到零容忍。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甚至对老师的鼻祖——孔子,当做神来膜拜。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了《教师法》,既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又规范了教师的行为。1995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目的在于严把教师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保证教师队伍的合格性、纯洁性,崇高性。那么,该如何加强师德修养,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加强师德修养,要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优秀的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我们教师要通过课堂讲坛、校园阵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二、加强师德修养,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我们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合格的教师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