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颐和园课件 (2)VIP免费

颐和园课件 (2)_第1页
1/20
颐和园课件 (2)_第2页
2/20
颐和园课件 (2)_第3页
3/20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李兴平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yí颐我会认:sǒng耸gé阁fǎng舫tiào眺dī堤tài态diàn殿我会写:láng廊zhù柱zāi栽zhù筑gézhū朱阁dī堤diāo雕tài态shī狮•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颐和园佛香阁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听读课文。想想: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把这些表示地名的词注一上记号。集体讨论: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地方?()()()()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长廊长廊的特点700多米长,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长美万寿山佛香阁闪闪发光排云殿金碧辉煌十七孔桥十七个桥洞上百只狮子昆明湖静绿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顺序:(1)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①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移步换景”,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黄色、绿的琉璃瓦屋顶;朱红的宫墙,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风景画。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可以按照书上的方向顺序来说,也可以变化一下方向顺序来说。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3、说说句子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这段话抓住了景物“多”的特点来写具体的。首先是十七孔桥的桥洞多;其次是桥栏杆上的石柱多;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多。4、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你认为哪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这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把这段话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集体讨论:总结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颐和园课件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