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个民族最喜欢什么?2.这个国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进行的改革是什么?3.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日本菊刀大化改新善于学习,长于模仿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给曾经跟自己命运相似的国家,它是如何崛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日本的崛起,揭示历史的真谛。(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目标: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相同点: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面临民族危机。不同点: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从事朝廷或一般贵族的警卫工作。10—12世纪,许多影响较大的武士集团出现,逐渐控制中央政权。武士道精神,是武士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封建统治阶级民(诸侯)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士农工商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将军和大名的家臣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称作“幕府统治”。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傀儡拥有最高权力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德川家康对内:实行封建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策。国内: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些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和富农,他们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国外:1853年美国迫使幕府与美国签定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幕府统治的危机表现黑船事件《日美亲善条约》二、挟天皇以倒幕想一想:在日本面对这样的危机的时候,是哪个阶层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领导阶层:倒幕派;(武士阶层)做法:发起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支持明治天皇改革。矛盾矛盾幕府统治下级武士(倒幕派)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伏见、鸟羽之役1868年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1869年,幕府被彻底打败,德川幕府对日本长达26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武装倒幕的成功,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原因:内因(根本原因)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因:美国等国的入侵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目的: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各自作用及各自作用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经济: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征收地税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教育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建立警察制度,维护治安(1868年)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壮大军事实力。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步性、局限性)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2、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是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4、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明治维新是明治政府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背景:背景:影响: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内忧外患外外改革者:明治天皇(1868年)改革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与教育积极方面消极方面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想法?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相同点:①时代相同:都处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本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