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下列广为流传的歌词和广告语有错吗?(1)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2)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明确:(1)(1)“川”是河流,不能用量词“座”来修饰。(2)(2)“珠穆朗玛峰”是山峰,不是山坡。(3)(3)前说“不收礼”,后又说“收礼”,前后矛盾。病句的类型:一、语序不当二、结构混乱三、不合逻辑四、搭配不当五、表意不明六、成分残缺或赘余修改病句的原则:第一,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改动。第二,多就少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一、语序不当: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放得不恰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2、定语、状语位置弄错2、定语、状语位置弄错解析:“自给”的主语不是“生产”,而是“棉花”,应将“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解析:⑴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⑵“广泛”是修饰“议论”,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状语,明显不合格,划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例:⑴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例:⑴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⑵⑵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引起了议论。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师。正确次序: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正确次序: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性短语)语文(名词)教师。(形容词性短语)语文(名词)教师。4、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当一个动词前的附加语(状语)很复杂,那么排列的次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序的(副词)。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在中心语前。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象)交谈。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解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在主语之前。这个句子属于后一种情况,“如果”应移到“他”的前面。6、主客颠倒6、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7、分句位置不当: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反映了一定的事理关系,如果句序不当,表达就会混乱。句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关系,句序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思考着。着,他们在思考着。解析:这个复句里的几个分句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应是: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二、结构混乱(即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有的时候,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尽管是同义格式,总有些差别,应根据不同语境和要求,选取最适合的一个。如果举棋不定,把两个都用上了,就犯了杂糅的毛病。例: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解析:①“关键在于内因”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