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绿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快乐王子》教学反思大兴路小学常元梅创设“绿色”的情境,是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的需要。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经验,启迪学生的智慧。创设“绿色”情境就是要求情境有真实感,不造作,既符合教材的实际,又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持久。我时常在想,如果课堂上教师能设法创设各种“绿色”情境,将会使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身临其境,也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情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创设好了“绿色”教学情境,不但可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使学生把语文课堂升华为获取知识、享受艺术陶冶情操的精神殿堂,从中感受到情,享受到美,领悟到理,从而加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确立人生的追求。下面就结合《快乐王子》一课的课堂教学,谈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绿色情境”,构筑自由对话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的感受:一.创设“绿色”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因疑而起,有了疑问,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情境教学法”倡导者李吉林老师也说:“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要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可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课的开始,教师常常会根据课文与学生年龄的特点,想办法营造学习的氛围,创设探究问题的“绿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动力。如执教《快乐王子》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河南卫视有一台很受欢迎的节目,叫《品读》,品读经典,光亮人生。想看看吗?(一起观看,进入对作者查尔斯的介绍)师:这就是查尔斯,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一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文中优美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据说,查尔斯每次将这个童话故事读给孩子听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另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上课开始,老师以充满感情的话创设“绿色”情境,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1特定的课文情境。并借助《品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魅力,在这种特定的“绿色”情境中,学生很想进入课文将描述的情景,可谓“课未始,趣已生”。二、创设“绿色”想象情境,想中理解。情境教学“感受性原则”提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优化的情境向儿童展示的是可感的场景,生动的画面,美妙的旋律。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教学中,如果我们一味去分析课文的语句,就会违背“强化感受,淡化分析”的初衷。我们可以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增强课文的亲和力,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场景中去,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教学《快乐王子》一课,感受他失去眼睛的痛苦时,我是这样执教的:师:王子还把一只眼睛送给了小女孩。王子两次取出自己的眼睛,会怎样?生:取出眼睛会失去光明。师: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想到了王子失去双眼的严重后果!生:没有眼睛,王子将看不见这美丽的世界。师:你在为王子担忧啊!生:没有眼睛,会感觉很孤单,很害怕!生:没有眼睛会很痛苦。师:对,王子眼前一片黑暗,再也看不到那火红的太阳,那蓝蓝的天,那五颜六色的花朵!他将永远在黑暗里渡过,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为了帮助别人,王子宁愿失去珍贵的双眼,变成一个瞎子!师:来,把我们的感动融进我们的读中去吧!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注重抓文章的留白处,创设“绿色”想象情境,整体感悟,想象画面,带领学生体会关键词,理解重点句,感受这些语句对表达中心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想象中很快就能理解内容,升华情感。三、创设“绿色”音乐情境,读中感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