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介绍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介绍第一单元负数第一单元负数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1.负数的初步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22.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比较。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0既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联系。3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编排特点三、编排特点1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解。2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的思想。。四、具体编排四、具体编排对例对例11、例、例22的小结及“做一的小结及“做一做”。做”。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0和负数和负数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数的大小比较五、教学建议五、教学建议1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负数的认识。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需要。教学时,应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2.把握好教学要求.把握好教学要求。。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出正数、0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和负数所对应的点。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较就可以了。比较,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较就可以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11.圆柱.圆柱22.圆锥.圆锥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面和高。2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问题。3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