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一课时课件VIP免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一课时课件_第1页
1/12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一课时课件_第2页
2/12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一课时课件_第3页
3/1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中心小学刘丽娜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者简介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朗读指导(轻读)(强调)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注释:不识:看不清、认不清只缘:只因为面目:面貌,这里指庐山的风景。身:自己此:这自学指导苏轼,学富五车,才气横溢,诗、词、文都有极高造诣,被誉为“奇才”。因为不受当朝新党的笼络而受到迫害,遂引发了“乌台诗案”。1080年,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官至黄州,在黄州城东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号东坡居士。自贬谪黄州以后,他只好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格调。1084年,48岁的苏轼被改贬到了汝州,在他走马上任之前,他来到了江西,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兴萌动,挥笔书写了《题西林壁》。写作背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谢谢观赏再见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中心小学刘丽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一课时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