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教拼音——我教汉语拼音常用方法小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才能够让学生比较系统、清楚、牢固的学好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呢?读、写、背,肯定是需要的。当然,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如果能辅以各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来说说自己是如何教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一、借助插图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教材拼音教学部分,插图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特别吸引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力。实践中,我就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例如单韵母e的学习,教材上给出了一只鹅的插图,借助“鹅”的音,学习e的发音,而鹅在水里的倒影与字母e极相似,可以借助记忆字母e的形。又比如声母k的学习,插图上有一颗水草,旁边两只小蝌蚪头冲着水草,尾巴一上一下,整个样子就是一个形象的k,再借助“蝌”的发音,学习k的发音。利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教学一部分韵母、声母,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二、多用儿歌儿歌贴近儿童生活,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巧妙地利用儿歌进行教学,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这方面的资料很多,教学中,我除引用好的资源外,还依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编儿歌。1比如学习声母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b、p、d、q混淆的情况。怎样记更容易记住呢?我给学生们编了一首儿歌:b和p,杆儿在左,拉起天线听广播(b),端盆凉水往下泼(p);d和q,杆儿右边,马蹄的的(d)跑得欢,放飞气(q)球冲上天。又比如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字母表的分类和数目记忆牢固,我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真聪明,字母表来记心中。单韵母,有六个,能标声调要弄清。复韵母,九个数,er很特殊莫搞误。后鼻四,前鼻五,分清发音别马虎。学声母,二十三,个个牢记在心间。整体读,共十六,能读会写准过关。三、编小故事小孩子最爱听人讲故事,如果把故事巧妙地运用到拼音教学中,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标声调时,虽然我已经给学生教了儿歌“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尾巴”,但不少学生在后面标调时还是出错,尤其是i和u都有时;而有的竟然在给ie和ei标调时也用上了这“标尾巴”的规则。于是我编了一则故事讲给学生:有弟兄六人,老大叫a,老二叫o,老三叫e,老四和老五分别叫i和u,老六叫ü。他们有规定,家中有事,年龄大的做主。也就是说只要老大在,就必须由老大做主(标调)。如果老大不在家,就由老二做主。老大老二不在,就由老三做主,以此类推。但老四跟老五是双胞胎,别2人经常分不清他俩大小,他俩约定,如果他俩都在,谁被当做老小谁就做主(谁排在后面谁头上标调)。听了这个故事以后,i和u并列再标调时出错的情况就很少了。利用故事进行拼音教学的作用真不错,实践中我就经常使用。四、启发联想不管是课本上讲的,还是老师讲的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来讲,可能很好理解记忆,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讲就不一定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设法联想记忆。比如:学习复韵母ou时,有学生老是写成uo,我没有批评,而是鼓励学生想办法记忆,经过启发,学生的办法真不少:“老师,我就记莲藕(ou)切开了就有圆圆的眼,所以ou就是o在前”“老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呕(ou)吐,这时嘴巴会张得圆圆的,所以是o在前”“老师,ou的发音就像我们红太阳英语学校的老师教的字母o的发音,所以o在前,我就这样记的”……这些办法,有的形象(莲藕),有的不雅(呕吐),有的甚至有点儿牵强(o的英语发音和ou不同),但效果还是挺好的。又比如声母t的形状,有人说“小鱼跳”(联系课本插图),有人说“小伞把”(联系日用品),有人说“汉字七”(联系其他学科),还有人说“像秤钩”(联系日常生活)。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到学习中,都值得肯定。五、区分比较几十个字母及其组合,要在短短几周内掌握,就像在短时间要记住一堆人的姓名,相貌特征等,一些相似的内容特易混淆,但只要设法区分比较,问题还是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