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之约》教案鲁庄镇中心小学李菲菲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道德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看屏幕上的这幅图画,美吗?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描绘了美丽的蒙娜丽莎,作家王克难则用他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诠释了这幅画的魅力。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十七课,齐读课题。1.根据课题质疑:(1.)蒙娜丽莎是谁?(2.)“约”的意思是什么?(3.)她和谁约会?(4.)蒙娜丽莎是一副画,她怎么能和人约会?(5.)在哪里约会?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前面都有导语,那么,你仔细地读读导语,看能从导语中发现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吗?(1.)哪些部分具体描写了《蒙娜丽莎》画像?(2.)从哪些描写中能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3.咱们再把提出的问题梳理一下,也许你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在黑板上,你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问题,然后拿上铅笔,边读边在课本上写下你对问题的理解。(读文,批注,交流,反馈。)二、解疑合探(一、)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展示,老师发现有个问题大家解决的不是特别透彻,那咱们小组再来探讨一下吧。幻灯片出示问题。(注意探讨的时候要会倾听,会讨论,讨论的时候声音要响亮。)1.探讨画像描写部分(5-7段)(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2.)学生会读画像部分,通过读来感悟画像的魅力。A.分别解读画像:画像概貌面部表情:生个别读(两位),自由读微笑:个别读,师范读,生齐读身姿,双手,衣服(齐读)背景B.整体感受画像:通过刚才同学们有感情的读,和深深的感悟,老师觉得蒙娜丽莎好像来到了老师的眼前,咱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她的魅力介绍出来的吧!(课件出示归纳画像页)2.探讨人们等待部分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介绍中直接感受到了她的魅力,这种直接写的写作方法叫正面描写。那么,除了正面描写,还从哪里能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拍着队,队伍长的像一条巨龙。(2.)这幅画从卢浮宫来纽约,来之不易。(3.)队伍移动很慢。没有直接写画,而是从侧面写人多,这种描写叫做侧面描写。总结:多美的蒙娜丽莎啊!有这么多人都想一睹她的风采,老师也想,因为老师觉得她已经融入了我的灵魂,你们感受到她的美了吗?作者感受到了吗?(二、)总结升华,激情朗读我虽然在她面前之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就是艺术,这就是《蒙娜丽莎》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三、质疑再探课文读到这里,你的问题解决了吗?浏览课文内容,看看你还有没有疑问课文下面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四、运用拓展1.你能和同学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吗?2.你打算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巩固今天的学习?总结:生活中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今天我们跟随达芬奇的画笔和王克难的文字感受了蒙娜丽莎的魅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都能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想象去捕捉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