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明确问题教师:张冬冬【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话题为切入点,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考,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自我体验中完成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它由“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是按照设计程序过程来设计教材的内容。本节是前一节内容的延伸,也是技术领域区别于其他学科领域对“问题”内涵独有的延伸,从本质上是一个有目的的细化所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中能否成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指导形成具体的设计任务和后期完成其他阶段的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间:1课时。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本节内容由“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教材内容突出了设计的内在要求,是对第三章相关内容的展开论述和深入探讨,是学习第四章以后内容的一个非常必要的铺垫,也是形成和完成设计的必经阶段,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和引人不断思考的“马上行动”让学生理解明确问题的重要意义,掌握明确问题内容和价值的方法,能在明确了问题内容和价值、明确了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限制的基础上,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设计计划。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发现问题是从事任何活动的起点和发端。问题的发现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但是,当我们提出问题后,哪些问题是明确的命题,哪些问题是有效,哪些问题对我们是具有价值的?这就是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了,通过明确问题我们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将其作为我们的研究方面,这样才能保证问题研究方向的正确性。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需要教师从生活中的场景引入,并利用媒体以及事物等形象化的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景、营造教学的环境氛围。【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同学们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能提出问题,可是从未考虑过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对问题的提出也不系统,在思维和习惯上没有明确的方式方法。这节课通过实际的具体事例从理论上对问题的提出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告知学生发现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发现问题后,展开学习的。上节课告诉了学生问题的三个来源,并且针对问题的这三个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学生们在认真观察生活,仔细思考后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若干问题,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然而,她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明确的,是不具有继续研究价值的。怎样形成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呢?这也就是本节课所开展的意义所在。3.非认知因素分析高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明确问题内容的方法,会分析和判断问题的价值。(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3)熟悉设计计划制定,能就自己的设计项目制定设计计划。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案例分析、问题思考、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不断自我总结、反思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不做过多讲解,重在通过学生对前节课后思考问题的实现方法进行思考,理解明确问题的重要意义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设计态度,形成严谨的技术设计思想和态度,对技术设计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体会到设计、发明、创造都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明确问题内容的方法,会分析和判断问题的价值。(2)能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