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理”下的大变化——潞安职业中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二三事本报记者姚莉莎在翻阅一万两千多字的《潞安职业中专教师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方案》时,记者看到一份《潞安职业中专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学生评价的比重就占到了教师考核评价权重系数的30%。记者从该校学管医卫党支部副书记、对口二班班主任杨杰处了解到:“从这个学期开始,潞安职业中专打破了直接为老师排课的传统,由学校、班主任和学生共同选择本班的代课老师。代课老师也可以选择班级,实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双向选择。”在评选中,数学老师李红伟、英语老师刘爱燕就颇受学生欢迎,学校每个班级一周有40节左右的课程,他们每周都有14节以上的课程。除了可以参与选择代课老师外,学期末,学校还会组织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和系组评价、教研室(同行)评价及学校整体评价共同构成对教师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评议不合格的老师,学校会组织由专业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评议组对该老师展开听课、评课、调查走访等予以深入考察,参加岗位培训后再转入教学岗位。学生主动选择老师、参与评教是潞安职业中专加强学校管理的一个微举措、新举措。今年以来,潞安职业中专积极转变管理模式和观念,从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着手开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微管理”模式。今年刚刚步入潞安职业中专的学生和记者谈起在校感受时,对今年开学的军训仍旧津津乐道。学校今年首次把拓展训练与军训结合起来,并列为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拓展训练是潞安职业中专示范校建设“1136”素质提升特色项目的板块之一。学校将其积极引入到教育教学中,精心设计了断桥、空中单杠、天梯、雷阵、模拟电网及毕业墙等富有挑战与趣味的经典项目。这些游戏需要新生们的相互信任,通过集体决策、良好分工、相互协作才能够最终完成。初识不久的新生在拓展训练中相互熟悉认识,在充满快乐、充满刺激与充满挑战的氛围中体验,有效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和自我潜能,培养了他们的拼搏精神与意志力,提高了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为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学习生活状态奠定了良好基础。让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变化的还有晚自习的改革。据学校教务处老师郭卫军介绍说:“学校晚自习改革的决定是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职业学校传统的晚自习或是老师讲课或是学生自习,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新的学期以来,学校坚持以打造和谐校园为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本着德育为先,兴趣为主的原则,正式开始了以专题为载体的板块制晚自习改革。”周一是专题讲座,选取国学、企业文化、美术、音乐等主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并且特别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周二是专业活动课,以系为单位,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和难题;周三和周四是素质教育和上机查阅资料,素质教育主要是视频分享和师生互动,上机查阅资料是学生根据老师下的任务单,对近期学习任务进行查阅。这种板块制的晚自习改革,在原晚自习基础之上丰富了内容,活跃了形式,融进了素质教育,增强了晚自习吸引力。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实践,学习氛围明显增浓,晚自习的课堂效果明显提高。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有润物无声的培育,一个个“微管理”让潞安职业中专发生了大改变:任课教师思想上彻底转过弯来,放下架子,利用学生这面镜子来审视自己;学生除了枯燥地接受,还可以是多种形式下的潜移默化,不再是被动地参与,而是积极主动的融入。这只是开始,潞安职业中专的“微管理”还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