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走进文本,走近巴金,感受大爱,实现生命意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大家一起读课题。(齐读)你对巴金了解多少?你是从哪知道的?(生:巴金是著名的作家;生: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预习课文时,注意留心书上的信息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要坚持做好。)二、学习课文1、过渡语:巴金在年初收到了家乡孩子的信,于是回了这封信,这封信写了什么呢?我们先完成一个填空。(出示课件一)谁简单地说说这封信告诉我们什么?(要珍惜时间、人活着不能白吃干饭,为别人奉献爱、人活着要为社会增添一点光彩、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2、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巴金收到家乡孩子40封信,为什么只写了一封回信?读一读这段话。(出示课件二)(1)个别读;(2)透过这个“千斤重”,你体会到了什么?(巴金爷爷病得很重、写信时非常的不容易。)(3)透过这“千斤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境?(巴金爷爷在努力地写这封信、在吃力地写这封信。)(4)这里“我终于拿起笔”中的“终于”能省略吗?(不能,“终于”看出了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希望。)3、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封信主要谈生命的意义的,用巴金的话说就是让生命开花结果,(板书:让生命开花结果)怎样才能让生命开花结果呢?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出声音来。(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板书: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小结:巴金爷爷说,让生命开花结果,就是要付出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只有为别人花费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2)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吗?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支持你的观点。A、(出示课件三)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①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爱的程度如何(深刻)哪个词可以体会到?(无限)②体会这种深刻的爱读一读。③巴金爷爷真的没有才华吗?【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2003年被评为了感动中国人物。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师配乐深情朗读)】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出示课件四)B、(出示课件五)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①齐读②这里“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终于”能去掉吗?(不能,巴金爷爷就是用自己许多的爱、许多的同情、许多的精力,许多的的时间,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C、(出示课件六)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认为,巴金的生命没有开花结果,你怎么想的?(3)、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我想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课件七)①个别读:“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②如果把四个“更多”读好就更好了。③齐读④巴金爷爷为别人花费他的爱,他的同情,他的精力,他的时间,所以他的生命开花结果了,巴金把它的体验都浓缩到了这句话里。⑤我们来完成一小练习(出示课件八)4、2005年,巴金爷爷离开了我们,当这个消息传到巴金爷爷的家乡,孩子们想对巴金爷爷说些什么?拿出笔写出你想对巴金爷爷说的话。(出示课件九)(播放音乐。生写作。)(生:巴金爷爷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会永远把你的信珍藏在心里;巴金爷爷,我们会永远铭记着你的教诲,成为祖国的栋梁。)5、前面我们讨论了巴金爷爷给我们谈生命的意义,巴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