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幼儿社会发展水平形成性评价调查分析实验班: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中班级测查人数:70人(男孩37人,女孩33人)测查对象年龄:4~5岁评价者:教师、家长评价方法:(一)情景测验法(二)观察法(三)问卷调查法(四)谈话法评价核查统计:在本次评价调查研究中,教师主要采用观察法、情景测验法和谈话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详实的记录,面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法作为辅助参考指标。如下表:4~5岁幼儿社会发展核查表幼儿姓名所在班级评价者时间评价者身份本班教师(√)其它教师()家长()活动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核查内容标准达到基本达到未达到1社会环境1.知道父母的职业、家庭和幼儿园地址。2.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以及在这里工作的成人的劳动,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认识家乡的自然风景、著名建筑、名胜古迹,爱家乡。4.知道五星红旗是国旗,尊敬国旗。5.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工人、农民、教师、售货员等劳动人民的节日。6.知道“十一”是国庆节,元旦是新年。人际关系1.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能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学会自我控制。2.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做一个守信用的人。3.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4.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关心周围的同伴及成人,初步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5.习惯集体生活,遵守集体规则,不扰乱别人。社会行为规范1.日常生活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会说请、对不起、不客气等,会问候、道别。2.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具备一定与人交往的技能,学会自觉地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3.爱护幼儿园的玩具、用具、树木花草,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爱惜粮食、衣物,不挑食,不挑穿戴。4.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交给成人。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5.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班级、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懂得要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社会文化1.爱家乡,爱劳动人民,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2.了解我国各民族典型的人文景观、传统节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精品、民间艺术、英雄人物,激发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文化,热爱英雄人物的情感的情感。评析:4~5岁幼儿社会发展核查表幼儿姓名所在班级评价者时间评价者身份本班教师()其它教师()家长(√)活动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核查标准达基本未2内容到达到达到社会环境1.知道父母的职业、家庭和幼儿园地址。2.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知道这些地方是干什么的以及在这里工作的成人的劳动,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认识家乡的自然风景、著名建筑、名胜古迹,爱家乡。4.知道五星红旗是国旗,尊敬国旗。5.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工人、农民、教师、售货员等劳动人民的节日。6.知道“十一”是国庆节,元旦是新年。人际关系1.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能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学会自我控制。2.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做一个守信用的人。3.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4.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并关心周围的同伴及成人,初步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社会行为规范1.日常生活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会说请、对不起、不客气等,会问候、道别。2.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具备一定与人交往的技能,学会自觉地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3.爱护树木花草,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爱惜粮食、衣物,不挑食,不挑穿戴。4.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交给成人。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5.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懂得要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社会文化1.爱家乡,爱劳动人民,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2.了解我国各民族典型的人文景观、传统节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精品、民间艺术、英雄人物,激发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文化,热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