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叶正国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故事与反思(一)故事:故事一:一位到学校实习体育课程的实习老师在上体育课时,上课的内容就是“整队”,其号令:“立正!——看齐!——稍息!”,结果队伍不但没有整齐列队,反而乱七八糟,静不下来;在开展“跑步”活动时,又发令:“预备——跑!”,结果,学生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故事二: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故事三:寓言故事:《刻舟求剑》一、故事与反思一、故事与反思(二)反思:故事一:无目标故事二:目标与行为(措施、策略……)不一致故事三:目标与遵循目标制定的标准和依据的错误;目标(预设)与目标实施的修正(生成)1、目标:决定方向,决定行动,决定效果,决定成败;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3、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是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4、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二、故事的启示由语言文字形成的材料被编入语文学科作教学之用便是由语言文字形成的材料被编入语文学科作教学之用便是语语文教材文教材。。三、教材、内容、目标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文选型”教材。”教材。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作品作品教材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遴选和改编遴选和改编编者教师发掘和选择发掘和选择(两度开发过程)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文内容课文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搁板、勉强、蜷缩”等词语,书写“魁梧”;梳理小说中的人物,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忐忑不安”“揍”等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有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桑娜担心、害怕等矛盾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3、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桑娜抱走孩子前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反诘比较,进一步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教学目标】(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故事梗概。(二)紧扣忐忑不安,读懂心理活动。1.浏览课文,关注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2.紧扣“忐忑不安”,读懂心理活动。3.提炼人物形象。(三)尝试心理描写,升华人物品质。1.尝试心理活动描写。2.交流心理活动描写。3.反诘、比较,探寻小说主题(单纯、善良、真实)(目标1)(目标2)(目标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三、如何确立恰当的目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指导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便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用某种特殊方式,描述在教与学双边活动实践后,学生应当能做些什么,或学生应具备哪些特征。”1、美国课程专家布卢姆对教学目标的论述:(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论述:(二)教学目标具有的三项功能:一是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三)落实新课标的新精神。曹文轩准确把握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写字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四)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的依据(三)崔峦的讲话精神。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寓言《守株待兔》《孔子学琴》《范仲淹的故事》(五)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看“三得”•知识能力•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体验(得意)过程方法发展思维(得法)(得言)(四)关于目标制定中的问题:1、目标描述笼统,呈现“假大空”;2、目标制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