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班主任只是协调者-从“管不住”到“管住”自己>的学后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平日里,每次跟久未见面的朋友、同学们聚会,总会听到来自朋友们对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所发出的羡慕的话语:“老师这工作真是太好了!既稳定、没有什么压力,假期又多,工作轻松、上班时间短,放眼望去,还有什么工作能比老师这份工作来得更加轻松、自由、空闲呢!”那么,老师这份工作是否真如众人心目中所想的那般轻松、自由、空闲、没压力呢!?其实不然。对于好多人对教师这一职业所心存的那些看法,我只能说:不居其位,难解其味。诚然,老师这份工作比起其他工作是会稳定一些。假如你只是一名科任老师你也确实可以过得相对比较自由、空闲、轻松些。然而,假如你不单单是两个班级的科任老师,还是某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又另当别论。从我一迈步走上教师这一职业生涯时,我就开始当班主任,初当班主任时,我也做过许多无用功,常常是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在做了,却始终不能取得行之有效地效果,结果总是事倍功半。后来,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过去我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对它们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并从中得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管理方法,才改变了现状,并且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越做越得心应手。结合我自己工作的实际经验,班主任怎样才能充当好班主任是课堂管理的协调者这一角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首先,班主任从德育方面引导,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一、班主任老师要重视各科任课,从心里来尊重每一位科任老师,带动我们的班级的学生尊重这位老师,尊重这位老师任的课。二、我们重视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科任课最关键,也是保证上好科任课的前提就是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将下节课的书本、作业准备好。例如,美术课你带好画笔,带好画纸。课前预习好等等。学生有这些的课前准备,上课才有事可干,如果说没东西,他上课自然去捣乱了。三、从情感方面感染学生。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需要尊重和真诚的相处。其次,班主任应该加强和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的关系,一定是一个团队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互动,自然会有一系列的矛盾需要解决。班主任处在这一人际关系旋涡的中心,首先要不断地及时协调自己和任课老师、任课老师与学生、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使之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让科任老师了解我们这个班级的每个学生的特点。案例中王老师首先在推进课堂管理时,只注重了自己和学生关系的协调,而忽略了其他人际关系的协调。后来,他认识到由“管学生”,到学生“管自己”,课堂纪律出现了好转。再次,针对有问题的课堂,班主任开展调查。问题的课堂,有来自两方面的原因。如果是来自任课老师的话,找班干部,或是小组谈一谈,对哪些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统计性的意见,比如说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正面的,就是把这些反馈的意见,反馈给那些老师,这样,有个具体的例子,那些老师一看喜欢这样子的,喜欢有幽默感,喜欢讲课生动,喜欢引起兴趣的等等。这样也有利于一些年青的,缺乏课堂管理经验的老师的提高。若是来自学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办法约束学生,如学生写日记自省,甚至将调查结果告诉学生,帮学生分析然后找到正确的做法。总之,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是有一定的原则的,但也有时候来自突发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