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题参考答案一、.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字。•1、意为茫茫大漠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2.此句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3、“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圆”字在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二、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诗中有画”的特色)•1、意为茫茫大漠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2.此句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3、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讲究景物的画面感。(1)它具有画一样的构图:近处烽烟,远处夕阳沙漠,空间阔大,层次丰富。(2)有画一样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落日,用线条勾勒出形态,概括性极强。(3)色彩丰富:全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三、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意为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2、这句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既是言事,又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表达出内心的抑郁、孤寂。四、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意为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2、这两句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运用拟人手法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五、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1、意为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2、这两句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3、句中融入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六、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和“入”字。1、意为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2、这两句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3、“随”字将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原野,流入大海之外。4、景中融入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七、赏析“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1、意为我不远万里游到此处,三年来漂泊多难,登临此楼更惹恨添愁。•2、“万里”“三年”对举,从空间、时间的跨度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3、此句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呐喊,倒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八、赏析“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意为家国之恨身世之愁使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我在此凭栏吊古,眼前山河破碎怎不悲从中来?•2、此句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语意双关,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老木沧波”则是包裹诗人形象的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3、此句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绘出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即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十、《登岳阳楼》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破、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