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目标: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2.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一.导课: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今天这堂课,让我们再一起看看钱学森是如何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二、初步了解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的实验……三、出示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中饱含深情的语言。2.了解钱学森简要生平事迹和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3.学习钱学森爱国报国的精神。四、设疑自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和本课的学习目标,提出心中的疑问?看谁提的问题最有探究价值?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写了钱学森的哪五件事情?3.品味语言?学贵有疑,这几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学习的钥匙。请看自探提示:1、请大家浏览课文,独立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2、用彩色笔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答案,如果发现新问题,请在书中做好标记。五、解疑合探:1.从同学们自信的目光中,老师知道大家一定学有所得。①根据自探情况,个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请在小组内互讲互学;②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热烈讨论;③讨论中要简要整理答案,并做好展示准备。师出示展示学生名字、生展示。师出示评价学生名字、生评价。④教师归纳小结这篇文章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六、质疑再探:生质疑师预设:文章标题“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始终”怎样理解?请你从原文中找到证据,证明钱学森早在中国诞生之前就眷恋祖国。七、运用拓展:1.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自编一道习题。2.家是温暖的港湾,国是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自古至今,写思家爱国的诗句很多,请你想一想之后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交流。3.20世纪50年代,海外游子不顾美、英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你能说出这样的科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事迹吗?明确: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4.有这样一首歌唱得好: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你会唱吗?会唱的和着音乐大家一起唱。集体演唱《我的中国心》。(多媒体演示)八、小结: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祖国流血牺牲而无怨无悔。正像提出一国两制、收复香港、澳门主权的邓小平所说:我是中国人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学们,我们无论从哪里来,无论走向哪里,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爱国主义就是屈原的愤投汨罗江;爱国主义就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爱国主义就是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主义就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爱国主义就是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爱国,从我做起,爱国,从今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