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新课标2文综(历史部分)试卷点评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在命题方式上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原则,试题与2014年的高考试题相比,难度大体相同。总体上说,本试卷选择题部分分布比较均匀,能够全面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察考生对课外历史知识的掌握,主观题部分考察比较独到新颖,既考察了民主政治、高薪养廉、增加节假日等社会热点问题,同时考察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考察一如既往顺序展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西方思想、政治、经济的模式进行试题安排。主要知识有儒家政治观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都城迁移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新中国的外交、苏联经济建设、两极格局的建立与解体等内容,本卷的24、25、26、28、29、35题相对容易,27、30、32、33题难度中等,31、34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认真分析把握。二、主观题部分主观题对考生概括能力要求较高,突出考察主干知识,兼顾考察社会热点,考生要仔细阅读史料,结合材料背景,提取有效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如40题考察孟子和苏格拉底法制观念及产生的背景和评价,把东西方不同文明对民主法治的理解进行了对比,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显得特别重要。41题比较灵活,以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为切入点,关注民生,使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增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选修45题考察清政府高薪养廉的原因和作用,紧贴反腐倡廉的社会大背景,难度不是很大。46题考察陈独秀的民主政治主张,难度一般。47题考察苏联研究原子弹的背景和作用,以两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难度不是很大。48题历史人物评说考察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非常法》的背景和对工人运动采取的政策和评析,只要对材料仔细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即可作答,难度不是很大。选修部分与以往选修试题一样,难度基本持平。三、2016年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建议1、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最好能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2、在加强针对性练习的同时,采用编年体通史的体例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做到横竖结合。3、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挖掘历史知识和时政热点或周年大事的隐性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4、历史学习要多从史料入手,提高课外阅读量,培养正确的史学学习史观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史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