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花都区狮岭镇旗新小学钟秀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相互交往更需要直接的口头语言交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来看,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小学低段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说“童言无忌”,孩子们天真无邪,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给同学和老师讲课,让他了解教授与学习二者的关系,体会一下“教”与“学”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角度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作为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表扬敢于发言的差生。“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种方法,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身子站得直直的,多大方啊!”教师的赏识激发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赏识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让孩子们快乐地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1.营造机会,创设合作情境。数学课上,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境环境,在课上多创造一些给学生自主发言,小组讨论的机会,“给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让学生多想、多说。2.各抒己见,创设民主情境。课上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诸如: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样设计的1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指导学生在认真听的基础上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发现。3.角色扮演,创设交际情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达到口语交际的顺畅。如教学《买铅笔》一课时,我让一个孩子扮演售货员袋鼠妈妈,另一个孩子扮演买主小白兔。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发言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后,可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可以让同桌交流讨论或四人小组交流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