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复习课第二讲——体悟散文的情意•【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2、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主旨。Zx.xk考题类型:•1、整体感知,把握中心。•2、理解文中句子含义•3、理解作者的情感•3、谈阅读感悟或启示散文的主旨•【主旨】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整个文章或段落的中心。文章的某个句子、段落、材料、道具不与文章的主旨有关联,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阅读鉴赏,分析关键句的含义,首先要想到文章的主旨。关于这一点有两个方向:一是局部,二是全文。回答某个句子、材料等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考虑的是其在句子、段落等局部产生的作用,其次应该考虑其在全文的作用。回答局部时多考虑段落中心,回答全文时多考虑全文主旨。•涉及全文主旨时,有以下常见术语:揭示主旨、突出主旨、暗示主旨、升华主旨。•课文链接:•1、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背影》《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老王》(这是叙事散文,这一类可删去)•2、思乡怀旧:《春酒》《端午的鸭蛋》《吆喝》•3、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关系:《那树》•4、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树》•5、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紫藤萝瀑布》《谈生命》Z.x.x.K方法总结、各个击破:•(一)初步把握:•方法:分析文章题材,联系课文,体悟散文的情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例:•1、《咸菜茨菰汤》,联系课文《春酒》《端午的鸭蛋》,体悟散文的情意,把握文章的主旨:思乡怀旧。•2、《脚步声》,联系课文《紫藤萝瀑布》《谈生命》《那树》,体悟散文的情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二)细读深析:如何感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1、导入:•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学科网2、方法:(一)从文章的表达方式入手•(1)看描写——分析文章中“情物”的特点,推敲作者藏在描写背后的微妙的情感态度,感悟文章主旨。•《那树》“屠杀”“葬礼”“刽子手”“闷死”•《脚步声》4段、6段的各种声音的特点——批判都市的喧嚣,让人无法省察自我•(2)看抒情、议论——抓住关键词句,看看文中有没有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句子,品析其中关键词的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进而理解句意,理解作者情感和主旨。•问题设计:•你从文章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声?•《紫藤萝瀑布》最后一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老王》最后一句“愧怍”•《闲读梧桐》“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脚步声》最后一句——踏实、务实的人生态度。(二)从写作手法入手•1、找出文章前后有没有相互照应的细节,来体会作者微妙的情感态度。•《脚步声》5段、7段最后一句相照应,初步理解句子含义。•2、学会追问:•《脚步声》5段、7段最后一句“脚步声”“永远也不会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追问:一般人都希望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心中的目的地”指什么?•感悟主旨——人生奋斗的脚步不停息;课堂演练•让学生分析自己做过的中考题,对照今天学到的方法,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失误的原因】•1、没有从文章整体把握,只从人物的片言只语就推断定论;没有注意文中作者表达情感态度的句子。•2、不能结合具体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体会。•3、不能变换视角,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