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现象云龙镇茅坝学校徐鑫【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2~103页例1、例2、例3,第104页课堂活动第1.、2题。【教学目标】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教具学具准备】硬币、装彩球的盒子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大家看大屏幕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愤怒的小鸟)对啦,谁想来玩一玩?(请同学上来挑战玩游戏,其余同学猜他知否会挑战成功)提问:一定会挑战成功吗?(不一定)小结:从游戏中,你们能不能确定每位挑战者是否会挑战成功?(不能)也就是说在结果出来前,你们只能是猜想,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不确定现象。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猜测。师:我们来玩抛硬币游戏怎么样?(介绍硬币的正面、反面给学生明白。)抛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呢?还是反面向上?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情况:①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②硬币落地后可能是反面朝上。(2)动手验证。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先明确课件上的“抛硬币活动要求”)。先猜后抛,注意统计和观察每人抛硬币落地后的结果,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每组填写好抛硬币活动记录单)(3)观察、交流。小组汇报统计结果后,教师把各个小组的统计数据填入黑板上表格中,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动手抛硬币的感受和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师:老师这里有个盒子,里面装了红色和黄色的球,下面老师将要摸出额球,你们一起来猜一猜老师莫出的球是什么颜色,好吗?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描述:(课件出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板书: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写这种不确定现象。师:今天老师想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举行一次摸球比赛,你们有兴趣参加吗?师:老师选两名同学上台来参加摸球比赛,(一男一女,站在讲台的两边)你们认为今天谁会获胜?师:(确定拉拉队员)看来啊,同学的意见并不统一。这样吧,我们请在座的男生为某某(男选手)加油,成为他的拉拉队员;请在座的女生为某某(女选手)加油,你们便是她的拉拉队员。大家都同意吗?师:下面就请两位参赛选手和在座的拉拉队员认真听好了,老师要介绍摸球比赛的规则了:两位选手在各自的口袋中摸球,谁摸出来的黄球多,谁就是胜者。要求在座的拉拉队员为各自的支持者数好摸到的黄球的次数。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比赛开始:两位选手各摸四次。(结果:男选手四次都是摸到黄球,女选手四次都没摸到黄球。)1、一定是黄球。师:老师宣布男生以4:0战胜女生队,咦,女生你们好象不是很开心,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指名女生回答:我想他的口袋中全是黄球。)师: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猜的。)那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生:因为他连续四次都摸到黄球,有点可疑。)师:老师啊,也觉得有点可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生:想)教师抽出里袋,里面装的全是黄球。师追问:全是黄球,那男选手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生:黄球)一定吗?(生:一定)(板书:一定)2、不可能是黄球。师:(又疑惑地)那女选手怎么一次黄球也没摸到呢?你们又有什么想法?(生:我猜里面一个黄球都没有)师:想看看吗?(生:想)教师从另一个袋子中抽出里袋,里面是3个白球。师追问:没有黄球,那女选手如果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什么呢?可能是黄球吗?(生:不可能是黄球,因为里面没有黄球)(板书:不可能)3、可能是黄球。师:比赛结束了,男生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女生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