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评价标准此标准依据国家小学、初中、高中最新课程标准制定,将从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检测每个学段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一、各学段测试评价内容及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能模仿简单的活动动作。(2)能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指出坐、立、行时身体姿势的正确和不正确;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3)初步学会几种常见的球类游戏,学习一些体操类、武术类、游戏类项目的基本动作。第二学段(3~4年级)(1)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了解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2)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和一些体操、游泳、武术、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3)能完成多种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练习。(4)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第三学段(5~6年级)(1)学生能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运动项目名称、技术术语及其基本健身价值,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2)基本掌握一些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3)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知识。(4)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培养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第四学段(7~9年级)(1)初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积极的体育态度,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形成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与锻炼的能力。(2)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或冰雪、武术运动等项目的技术,简单战术和技术组合动作。(3)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能对安全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作出区分和评价。(4)学会肌肉放松、自我暗示、呼吸调节、自我保护等方法。(5)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了解在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第五学段(普通高中)为了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内容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共同要求。为了与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级学习水平相衔接,《标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包括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图2)。水平五规定了每一位高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必修内容。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1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田径类项目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田径类项目系列中至少必修1学分。水平六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展性学习目标。二、针对测试评价要求提出以下建议(一)教学建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如下: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不但有所侧重,而且难度要适宜。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如场地、器材、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等),因地制宜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