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沣东办茨根小学张磊一、教材简析: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第五单元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有三个:“形散而神不散”,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意境深邃,注重生活感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本文以“我”的活动为线索,描写“我”偶遇扫路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尤为细腻,生动传神,表现出老人的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第二自然段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比喻贴切,想象奇妙,同时也烘托了老人工作环境的险和工作的艰难。课文中对“人”的描写,除了扫路人的直接描写,还写到了“游人”,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人生是什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肤浅。他们缺乏人生经验,对人的思想心态历程理解不深,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把握语言、触摸语言和感悟语言,在一定的情境中,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进而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教师把握好本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的特点进行听、说、读、悟、写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从课文人物的语言中,感悟深刻哲理。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课文,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体会天游峰的“险”。1、出示三组词语九百多级飘飘悠悠顶天立地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1)指名读第一组,这组词语又都与什么有关?(天游峰)(2)指名读第二组,这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游人的感受)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天游峰给你的感受?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引读课题)3、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天游峰不仅是武夷山第一险峰,而且景色优美,但作者却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扫路人呢?(板:?)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面对面地去认识他。打开课本。二、精读感悟,体会扫路人的“乐”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呢?2、交流:好,谁来说说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精瘦、自信、豁达开朗)3、同学们,了解一个人我们可以“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貌”,板(言、行、貌)课文中着重描写了扫路人的什么?(圈:貌、言)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画出老人外貌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可以选择其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5、交流:我们先来看看外貌描写,你找到了哪句?(一)出示:“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1、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说他穿褪色的衣服就是很朴素呢?除了朴素,你还体会到这是怎样的老人呢?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什么叫精瘦?拆字法。为什么老人会精瘦?假如你去爬山,你会穿什么鞋子?那么老人穿的是?老人为什么要穿运动鞋?)(从“精瘦”可以看出,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因为整天劳动而不容易发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风吹日晒也容易变瘦。“运动鞋”也说明了老人是扫路人,穿运动鞋干起活来才能方便。“一套褪色的衣服”,见证了老人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疲惫地忙忙碌碌的一天又一天,一年有一年)3、这真是一位朴素而又有精神的老人啊,谁愿意来把这句句子读好?(评价:1、听了你的朗读,这位老人给你读得有气无力?2、瞧,这朗读多有水平呀,我们仿佛见到了那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正拿着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呢!)4、让我们全班一起来通过朗读记住这位老人的形象吧。(全班齐读)5、过渡:因为能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所以同学们读好了这句外貌描写。真不错!文中还有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吗?你找到了吗?谁来读读。(二)出示:“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