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理解“尊严”的价值与意义。2、积累语言,学习文中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重难点:揣摩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理解什么是“尊严”。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检测:1、上次课上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下面我根据记叙六要素来考考大家: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故事主人公是谁?(生答后板书:哈默)2、为了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作者用了很多描写人物的词语,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小组开火车认读,其他学生跟读)南加州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款待狼吞虎咽例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杰克逊捶背尊严许配3、你能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故事内容吗?(生答后课件出示)在南加州的(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者,他们()、(),受到镇上居民的款待,()地吃起东西来。只有一个()、()的年轻人(例外),他要求先干活再吃东西,于是他先给杰克逊(),才()地吃起东西来。杰克逊大叔认为这个年轻人有(),把自己的女儿()给他,这个年轻人就是石油大王()。二、初读质疑,感知“尊严”(1)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可是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2)指名读——齐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3)学贵有疑,这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习惯!此时的哈默没有,没有,没有,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杰克逊却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课文,走近哈默,探个究竟!三、研读品味,体会“尊严”内涵1、自读自悟:自学提示一: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哈默刚到沃尔逊小镇时,是什么样子?默读课文一、二段,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想一想:哈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看来,此时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哈默此时是什么样子?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师:看到这两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情形?生:“脸色苍白”表明没有血色,可能已经有病了。生:从“骨瘦如柴”这个词中能感受到他已经很瘦了。师:“骨瘦如柴”怎么理解?生:瘦得像干柴了。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外貌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毫不例外,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板书:外貌)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生:此时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生:此时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师:面对食物,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生:别人都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而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过渡:饥饿至极的哈默面对食物,选择的却是先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一同进进他的内心世界看看。2、合作探究:自学提示二:与对子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2——5段中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画出文中能体现哈默有尊严的句子,体会他的内心想法,与对子交流交流。学法:抓住文中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汇报交流,相机点拨:1、句一: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自己有力气,不能接受别人无偿的帮助。得先干活再吃东西)点拨: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食物,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我们把这个叫做什么。板书:自立2、句二: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你们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了吗?生:目光顿时灰暗了。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生:我觉得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师: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说话时的动作了吗?生:喉结上下动了动师:什么时候你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