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的意义与价值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与新仪器设备及新技术应用培训班何小丽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对于物理实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实验室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物理课中的科学探究最多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预料学生的猜想和设计的实验。所以教学活动需要大量器材,为给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条件,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还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目前大多数的实验室还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对物理产生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从而影响了学生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若能充分利用并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将学生领进了物理学的殿堂。所以,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仍非常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制教具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题,引导和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实验的热爱,组织好实验教学。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增设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努力使物理课节节有物。如在讲八年级第一节课科学之旅时可以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组成电池组,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去接触电池的正负极,问有无感觉?学生立即答无感觉。将电池组与镇流器串联,然后让一位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接触镇流器两端,老师突然断开电键,该学生突然发出一声叫喊,同学们觉得奇怪,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老师再讲解物理将学到有关电知识,学生很想知道是什么回事,学生一定会认真听课。俗话说:“要想知道葡萄是不是酸的,可以亲口尝一尝”,要想把物理现象认真观察好,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动手实践一下,物理课本本节中说得好:“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甚至是异想天开的猜想;要善于动手,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猜想或假设是否正确,也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对动手实验的参与意识是很强的,而农村中学又没有条件将实验室全日开放,所以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做实验从中领悟一些物理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用磁铁和铜导线做一台小电动机模型,用健力宝罐做“针孔照像机”小玩具等等。当他们成功时会兴趣大增,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了兴趣,他就会获得成功,只要老师会选择,巧安排趣味实验,就一定会点燃“我爱学”物理的火花,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二、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思维。因此,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自制教具一般取材简便,制作容易,虽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实验的全部物理过程都能观察到,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用激光笔、量角器、平面镜、白纸、铅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观察到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可见,自制教具能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自制教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意识。绝大多数自制教具不是简单的仪器仿制,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创意、构思和设计,这都是创造性的劳动,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生产工艺和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这些肯定要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例如在学习长度测量时组织学生制作了刻度尺,让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设计多功能刻度尺,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们设计出了装有小灯泡照明可在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