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情况分析:《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孩子缺少这种体验,于是我从两方面着手——二十年后和回故乡。我先创设情境,教师先入为主,领着学生跨越时空来到二十年后,换位想象、倾诉别情。接着激发情感,融入角色,又逐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启心路,大胆想象,最后用下水文引路,指导学生整理思路,一气呵成。学习目标: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篇范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1、演示卡通课件,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师用苍老的声音缓缓述说:同学们,岁月匆匆流逝,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师也老了,今年我五十五岁,人虽老,但我的心未老,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练书法、养花鸟、看书旅游……我还是守在我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只要祖国需要,我会继续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燃烧着自己。2、换位想象:同学们,二十年后,你们已三十而立,此时你们正在干什么呢?穿着打扮如何?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想未来的样子和从事的工作想想。3、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大家一定都和老师一样感慨万千。二十年不见,久别重逢的你们此时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师领路,引导学生用行动、用语言诉别情,营造现场激动人心的重逢情景。二、再现旧貌,激发情感。1、我的孩子们,你们二十年没回了?这次回来干什么呢?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展开丰富想象,介绍回家的目的。2、在《故乡的云》音乐声中,缓缓播放家乡的旧貌录象。在这二十年中,随着大棚菜、果园、养殖业、旅游业的发展,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板书:家乡(住房、道路、学校、公园、街道、小河等等。3、久别故乡的游子回来了,试想多少次在梦中流下思乡的热泪、多少次在梦中踏上这片深爱的土地。板书:“家在梦中何日到”,指着“梦”字问:你在他乡那么久了,魂牵梦系的是故乡的什么呀?惦记的是什么?带着学生进入角色,真情融入,倾诉思乡之情。4、泪眼朦胧中,我们看见了——(课件演示二十年前家乡的旧貌),多么熟悉的一幕幕,如今你终于见到了你惦念已久的,他(它)变了吗,在变化中熟悉的感觉还存在吗?5、听说你回来了,你的亲朋好友都来迎接你了,他们有什么变化?引导想象同学、邻居、朋友、亲戚的变化。板书:亲朋好友(同学、邻居朋友、亲戚)6、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板书:重逢(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7、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8.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我们再来品味一下,第二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9.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三、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默读本次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审题。本次习作有四点信息:(1)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2)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3)也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想一想,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引导学生独立想象写什么内容,从几方面来写,表达怎样的情感,题目是什么。2.怎么写?(1)写好本次作文要点是什么呢?写好本次的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充分展开想像二十年后家乡的美丽景象。二是具体描述所想象的美丽景物的特点。三是要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2)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一方面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