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思品课例组苗曦李鸿科唐引娣1、依据新课程标准,转变初中时事政治教学观念《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思想政治课要紧密结合时事内容进行教学”,它同时还规定“初中时事政策教育每周一课时”。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增强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本身的要求。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时事政治教学常态化时事政治教学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两大类:课内型和课外型。课内活动形式主要有“新闻发布会”、学法指导等;课外活动形式主要有时事知识竞赛、模拟活动、参观访问、报刊剪辑展览、手抄报比赛、时政园地、社会调查等。(1)、“新闻发布”——培养兴趣、发展个性通常在思想品德课前,由教师指定学生进行3--5分钟报道国内外大事。具体的内容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学生发布后,由其他同学补充或指正,然后教师作简要评论。这种发布会一般每周举行两次,每次发布近两天来的重要新闻,较好地体现了时事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学生为了准备课堂上的新闻报道,在课余时间看报刊杂志、看电视、听广播、搞摘抄、整理要闻等,有利于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等。(2)、“学法指导”——把握关联、提高效率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这是进行时事政治教学最主要、最具操作性的载体。杭州市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非选择题的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重大的时政热点常常是中考政治考查知识、能力时的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要联系时事政治,重视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点,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中考形势。(3)、“时政园地”——汲取知识、积累素材先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再由学生们自己在班里民主选举一些书法、绘画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并将这些同学分派到不同组。然后,在教室的黑板上专门划出一块的专区来作为时政园地。各组成员相隔一定时间负责收集报刊剪辑、手抄报等各种作品贴在园地内。到了期末由同学和教师一起评比出优秀组。这种形式既可以增长学生时事知识,又同时提高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编辑能力、欣赏水平、竞争意识等。(4)、“知识竞赛”——激发情感、培养能力时事知识竞赛通常是将一定时期内的重大时政问题和有关新闻知识编制成多种形式的竞赛题,如填空、辨析、选择、问答题等,要求学生按指定的方式(必答、抢答、轮答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加以回答,评判员依据回答的正确程度评分,然后以得分多少决定名次。时事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平时学习,增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5)、“学以致用”——释疑解惑、提高能力它是一种通过直接考察社会实际进行形势教育的方法。一般说来,学生通过读报、听广播、课堂教学获得的时政知识属于间接知识。仅仅依靠这些间接知识,难以对时政问题形成深刻的理解。要真正理解时事问题离不开直接经验,离不开直接接触和考察社会实际。所以时事政治教学同思想品德教学一样,也应经常采取社会调查的方法。(6)、“投其所好”——上网扩容、消除影响初中生非常喜欢上网,怎样引导他们上网浏览时事?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电子阅览室上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浏览国内外重大时事。假期对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同学充分利用家庭电脑上网查询一周或一月来的重大时事政治进行系统学习,并及时下载以便学习中选用。(7)、“成果展示”——提升能力、成就喜悦组织学生收集各种与时事有关的新闻图片、新闻的背景材料等,然后将这些东西剪辑并粘在一块,做成报刊集锦。师生根据作品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美观度等方面来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放在橱窗展览。这样既鼓励了获胜的同学,又激励了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