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材料一: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材料二: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A、政治和军事上:遭到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3/4国土被敌人占领;B、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在三年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A、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B、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外交上: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评价《布列斯特和约》:从内容上看:这项和约对俄国是苛刻的:俄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从结果上看:苏俄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得到喘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与措施1、政治和军事上:遭到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3/4国土被敌人占领;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一)面临的形势:------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二)战胜国内外敌人的措施:1、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2、经济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外交上: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二、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非常政策”严峻的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外内容评价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极端困难1、背景2、内容(1)农业:(2)工业:(3)贸易:(4)产品分配: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5)劳动方面:3、目的(1)直接目的:解决战争的危机,巩固政权(2)主观目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失误:1921发生经济政治危机,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延伸: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事例也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辩证原理的?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公社化4、评价1918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要的门径’。”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府实施战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有什么目的?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有什么目的?三、新经济政策经济危机严重(一)背景:19211921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半时间里超过半时间里超过500500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区,为了生存人吃人的极端的情况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