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饶河县第二小学李美娜一、教材分析:《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是北师大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成长的经历”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回味成长的快乐与艰辛,体验成长的经历,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珍惜童年时光、健康成长。课文叙述了一位小姑娘从“不愿意长大”到觉得“长大的感觉也不错的”成长经历。阅读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小姑娘关心他人,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课文篇幅较长,记叙的事件较多,但故事的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来,浅显、朴实的儿童化语言很能贴近学生,适合在朗读、探究中体验、感悟,并产生共鸣。二、学情分析:学习到本单元,学生已完成了三年级上册一多半的语文课程,在识字方面,具备了较强的认字和写字能力。阅读方面,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开始学习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本课教材,着重训练学生抓住小姑娘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深入阅读,并继续学习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语,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体验小姑娘内心发展的历程。三、教学目标:1、独立识字,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端正地学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小姑娘心理的变化。3、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真正的长大是能够独立自理,并学会理解、关心、帮助别人。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姑娘的成长过程,难点是理解她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听教师诵读诗歌《我长大了一岁》。师:这首诗歌是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现在两年过去了,我们又长大了,同学们,你喜欢长大么?为什么?但是有一个小女孩却不愿长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不愿长大的小姑娘》这篇课文。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同桌互查字,师查。3、检查读文,能读好哪一自然段站起来读。4、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用直线画出小姑娘心里变化的句子。◆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唉!没有办法,我得再长大一些……◆长大的感觉也不错!2、连起来读读,感受小姑娘心里的变化。3、小姑娘开始不愿长大,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盼望自己长大呢?4、学习9——12自然段。师:小姑娘这样心疼妈妈,那她具体做了哪些事呢?认真读9——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重点词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1)学生自学。(2)小组交流、汇报。(3)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4)指导有感情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5)指导理解第12自然段,使学生体会到“唉”并不是指小姑娘不情愿的心理,而是自己发自内心地想去关心妈妈,为妈妈做事。理解“自言自语”,练习说话。指导有感情朗读小姑娘的话。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师:长大还给小姑娘带来了哪些宝贵的东西?指导学生带着骄傲、喜悦的心情来读。四、学习写法。1、再次出示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回顾,朗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师小结:这些句子都是描写小姑娘内心想法的,想一想,如果从课文中删掉它们,好不好?为什么?说明:细致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这种方法,今后我们在习作中可以试着用一用。五、联系生活谈感受。1、在生活中,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有没有关心帮助过别人的事?在做这件事时有什么想法吗?说给同学听。2、现在,你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地长大?六、课外延伸。1、推荐课外读物:《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2、作业:把学完课文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