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传统文化课前导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年”兽的传说》问:传统文化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请同学们说一说。例:传统文化: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还有一些:剪纸、陶瓷、戏剧、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同学们还知道传统文化或者传统节日还有有哪些活动呢?请自由说说。(注意要把哪些活动以及活动的时候发生的哪些事情说出来)。技法一:搜集素材写什么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了,把这些材料搜集来了之后,我们首先得处理好素材。例文:说起风筝,最壮观的可不是几百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你可能才24个小时都猜不出来,那应当数著名典故“四面楚歌”里面的一个场景:汉将张良放起了一个大风筝,让人坐在上面,指挥全军唱起了敌军的家乡小调,竟然把项羽唱败了——这场面绝对是震撼人心!问一问答一答1:这个片段描写的是什么?2:小作者搜集了风筝的什么资料?别以为只有人才有名字,茶也有名字。有的是根据样子来起的,如瓜片、珠茶、眉茶、碧螺茶、竹叶青、绿牡丹。有的是根据产茶的山川名胜来取的,如:望海茶、瀑布仙茗等。有的是根据色泽形状方面来取的如:曲豪、雪峰、银豪。还有的是根据采茶时期来取得,如: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茶、秋茶了。讨论练习•茶也有____,有的是根据____来起的,如____,有的是根据____来取的,如____,有的是根据____来起的,如____。还有的是根据____来取的,如____。听过小作者搜集的资料,使我们____。•这次作文我们可以写的内容有很多,我们得好好的整理一下,确定一个最好写的内容。•如果是写民间传说,就要抓住传说的主人公,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来刻画出人物形象,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也可以先写事情的结果,激发读者的兴趣,再来揭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来看例文)技法二:确定要写的内容•古时候有一个小伙子,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哥哥和嫂子。但他的哥哥和嫂子非常的贪心,把他父母留下来的金钱和房产全部占领了,只分给他一头老牛。从此,他只能靠放牛为生,别人看他每天牵着牛,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牛郎”。有一天,老牛突然对牛郎说话了。牛郎吓一跳。以后,牛郎每天都跟老牛说话,有一次,老牛说:“牛郎,你年纪不小了,是该娶媳妇的时候了。明天,河里会有七个仙女洗澡,离去把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拿掉,她们说会嫁给你。”第二天河边果然有七个仙女在洗澡,其他留个仙女都已经穿好衣服,飞上天了,只有最小的那个——织女还在找衣服,因为衣服被牛郎藏起来了。牛郎把衣服还给她,她答应嫁给牛郎。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生了一男一女。一天,老牛死了,牛郎把它埋在屋后,按老牛临死前的嘱咐剥了它的牛皮,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了,牛郎就披上牛皮,飞上了天,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天空出现了一条银河,从此喜鹊都要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搭一座桥,这座桥叫“鹊桥”,让牛郎织女这一天在鹊桥上相会。后来,人们把这天定为七夕节。问一问:1:这个故事记叙了哪个节日的来历?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师:如果我们要写地方小吃,比如写臭豆腐,可以先介绍臭豆腐的色、香、味,紧紧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接着描写臭豆腐的制作过程,再写一写臭豆腐的传说,使文章更生动。技法三: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要想写好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把有趣的传说引用进去,就可以让文章更生动。•例文: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长得比骆驼还大,跑得比风还快,叫声比蕾还响。每年的十二月三四这天它都会跑到村子里,见人吃人,见授吃兽,人们只能躲在屋子里把窗和门关的紧紧的。有事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人们早早就把门窗关上了。这时一个外地人来到村子里,他见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觉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的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他连忙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门“是谁呀”?一个老人说。“我是一个外地人,借宿一晚。”老人家把外地人请进了屋子,并告诉外地人年兽的事情。外地人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年兽怕什么?”“你知道呀?那太好了”!老人说,“我把村民们叫来,李庚他们说说。”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