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德守礼”主题班会八达小学四一班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2、增强学生活动的体验性,使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优良品质等,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3、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性,真正的做到“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二、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调查我国有哪些经典读物?2、每人做一份卡片,留下空白的地方,用于课堂上写“承诺书”教师准备:课件、承诺书展示栏、有关经典读物的书籍。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有人曾说过:“人字,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的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是在每个答案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先要做一个遵德守礼的人引出课题“遵德守礼”板书。2、学生自由谈一谈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学生积极发言。第一环节:文明礼仪从细节做起1、观看一组“文明礼仪从细节做起”的照片(有社会中的,也有学校的)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进行讨论,指名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不良行为。老师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如:看到父母的一些不良行为直接影响了孩子,使孩子学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老师也不应该在校园中抽烟,更不能乱丢烟蒂。不随地乱丢垃圾,引发学生深思“素质毁在了手中,形象毁在了脚下”,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讲究卫生。交通安全,这个不仅说明要遵守交通规则,更提醒孩子们安全应放在第一位。“论您的身手多么矫健,请您不要翻越马路护栏”。2、师:老师特别想和你们分享以下的一段话,让我们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好吗?学生带着感情齐读。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你给别人一份温暖,别人给你快乐无限。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给你温馨的思念。第二环节:诵经典之《三字经》1、师: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有许多经典文学,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国都有哪些经典读物?引出“诵中华经典”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课件播放《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千字文》、《中庸》、《大学》《孝经》的一些书籍封面,让学生大概了解我国都有哪些经典读物。3、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论语》《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今天我们悉心选择了《三字经》这本书里的内容,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载体。4、演示《三字经》中的一段内容。音乐带读,学生小声跟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已经成为照亮我们前程的一盏明灯。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刻用它来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5、重点讲解“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个内容。6、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师小结:看到这些内容,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第三环节:从案例中想到……案例1,映入的是“垃圾乱扔脏地面,清洁工忙碌早到晚”这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常看到的现象,学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明白从小形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的礼仪规范的重要性。案例2,学生在学习中,常有课桌椅摆放不整齐,由此引发学生对这些凌乱的教室给予描述。案例3,同样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常常有学生上课不听讲,可是到了考试时,却偷偷作弊。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引发学生的感想。案例4,因一件小事,大动干戈,从此案例中,指名学生回答,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