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太平在小学隋宏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2、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槽、盆子、水,橡皮泥、硬币、筷子、泡沫塑料、细铁丝、透明杯子、土豆、毛巾、空瓶子。学生:橡皮泥、毛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演示:把一个土豆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学生观察土豆在烧杯中发生的现象。2、提问: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3、学生自主提问后,老师引导,确定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1、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2、教师演示:把手中的橡皮泥放在水中你发现什么现象?3、同学们想一想,不借助任何物体,你有什么办法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在水面上呢?4、学生讨论,填写记录单(一)。5、教师巡视指导。6、小组汇报。三:除了改变物体形状外还有什么方法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1、各小组取实验材料。2、你打算怎么使用这些材料,使用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3、各小组讨论。4、注意事项。5、填写第实验报告单(二)。6、各小组汇报结果。四:物体沉浮在生活中的应用。1、为什么钢铁做的船能浮在水面上呢?2、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海里自由的浮和沉呢?3、为什么人游泳时戴上救生圈就不会下沉?4、为什么竹排能浮在水面上?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