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轮复习)一、明确高考考点、考察重点高考考点考查重点关注热点(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1)利息的计算。(2)商业银行的业务。(3)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1)结合利率调整,正确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2)结合存款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分析居民理性投资、科学理财。(3)运用股票的知识认识我国的股票市场。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体系,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好主干知识及核心原理)注:名师点睛一个体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结构体系两个比较四种投资理财方式优缺点比较、三种债券投资方式的比较三个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四个原则居民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应坚持的四个原则四个原则居民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应坚持的四个原则状元笔记[闪记]三种债券的比较:①国债,②金融债券,③企业债券。风险性:③>②>①收益性:③>②>①流通性:①>②>③三、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商业银行了解我国储蓄存款的含义与特点及商业银行的含义与主要业务,理解利率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知识归纳】1.利息、利率与本金2.储蓄存款3.中国商业银行体系4.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突破】正确理解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公众存款,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的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少借贷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量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的。(3)利率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的办法来回笼货币,给经济“降温”;反之,在经济增长滞缓、物价持续下跌,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2013年我国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适度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我国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这极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方式会以选择题为主。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掌握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对居民、企业的影响。命题角度储蓄存款[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2012·上海单科,10,2分)在经济社会里,货币的借贷活动十分重要。所谓货币的借贷活动,是指让渡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A.所有权B.收益权C.经营权D.使用权【典例2】(2012·上海单科,15,2分)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银行有自动转存业务,存款到期不取,会自动将利息并入本金再转存一定年份。叶先生将10000元现金存入银行,他选择“定存一年自动转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A.700元B.712.25元C.350元D.356.13元命题角度商业银行[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3】(2011·上海单科,14,2分)下图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进行存贷款业务活动的流程。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该图()。A.①存款②贷款③还款④还贷B.①存款②贷款③还贷④还款C.①贷款②存款③还款④还贷D.①贷款②存款③还贷④还款对应训练【训练1】2012年4月25日,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税后利润达1.25万亿,同比增长39.3%;利息占其总收入的66.2%。我国2商业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①来源于存款业务②来源于贷款业务③是基于存贷款利息差④是基于资金所有权的转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