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季冷饮后的膳食与护理夏季炎热,解暑降温的冷饮可是孩子们喜欢夏天的理由之一。孩子们爱吃冷饮,妈妈们头痛冷饮。“明知道宝宝冷饮吃多了不好,可没有父母能真正杜绝孩子吃冰激凌,既然难杜绝,学习下宝宝夏季吃冷饮后的膳食与护理,一起动手做个无添加的健康冰激凌吧!3岁以下宝宝不建议吃冷饮夏季,宝宝出汗较多,胃肠消化液分泌减少。大量进食冷饮,则会降低胃肠道的温度,使流经胃肠的血液更少,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影响胃肠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宝宝夏季过食冷饮,途径的五脏六腑温度降低,寒则滞,新陈代谢将会减缓、内脏和免疫功能大幅度降低。加之宝宝胃肠道发育尚未健全,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引发急性胃肠炎、咽喉炎症。因此,R妈提醒,3岁以下宝宝不建议吃冷饮。3岁以上的宝宝吃冷饮也要格外注意少量、适时、慢速的原则。量要小,特别是对于较胖的宝宝,应该限制孩子吃冷饮的数量,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且不能距离正餐时间太近。饭前或饭后半小时不要吃冷饮;摄入冷饮后,身体把温度过于寒凉的食物调整到与体温相同,过程中需要大量动用孩子身体的阳气和正气,当消耗过量的时候,人体就会发空、发虚。尤其需要大量阳气才能促进生长发育的小宝宝更是如此。如果天气太热,可以通过其他饮食为宝宝消暑,如西瓜汁、绿豆汤、酸奶都是很好的选择。果汁应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饮也应该在室内放上一会之后再给宝宝吃,吃的时候要慢速,一次、大量、迅速地摄入冷饮,最易刺激胃肠道。当宝宝吃冷饮后出现一些症状时,可采取以下家庭解决方案,问题严重时应及时就诊。症状1宝宝吃冷饮后冷颤腹泻“我家宝宝下午吃完冷饮后,开始发烧并咳嗽,全身打冷颤,妈妈采取退烧措施后,体温略有下降,不发烧了,但晚上睡觉也会打冷颤,第二天早饭起来吐了,午饭吃进去也同样吐出来。”R妈解释说,宝宝食用温度过低的食物后,食物首先进入胃部,寒气就在胃上积聚起来,冷饮在进入身体,并进行“克化”的过程中,身体也可以通过打冷颤的过程产生热量,以对食物加热并适应身体需要。打冷颤从本能的角度来说,是利非弊。已经打冷战的孩子,说明寒气正在入侵,需要家长额外关注并采取驱寒措施。家庭解决方案:姜汁驱寒法姜汁具有散寒、止呕的功效,不仅对寒食后的缓解,对宝宝肚子、脚丫受凉引起的腹泻、呕吐、咳嗽同样非常有裨益。操作方法:新鲜生姜去皮切片,取2片加100毫升温水入料理机打碎。用纱布过滤成汁,给宝宝服用。注意事项:因宝宝呕吐过后肠胃清空,直接服用姜汁会穿胃而过直入肠道,所发挥的辛热驱寒效果不过一二成,姜汁进入肠道反而会引起宝宝肠道燥热。所以建议家长先给宝宝吃点东西(呕吐的厉害宝宝可以先喝大麦茶舒缓镇静并暖胃健脾)后再服用。隔饭服用后姜汁就会停留在胃中,充分发挥暖胃驱寒的功效,宝宝恢复的也会快一些。另外,葱白、大蒜、芫荽(香菜)等辛散食性的同理食材均可延伸使用。海盐包热敷法海盐包热敷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吸收。操作方法:海盐500克、花椒小茴香各50克。搅拌均匀,铁锅炒热或微波炉加热,装入布袋热敷宝宝胃部。注意事项:无论用什么方式加热,建议最小火缓慢加热,温度稍高于体温即可。请用手腕试下温度后给宝宝热敷,避免烫伤宝贝。其他也可尝试热水袋热敷法、生姜热敷法(3岁以内的小宝宝,每日用姜1-2片为宜)海盐包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容易过度消耗体液、引发阴阳失衡,导致内热。症状2宝宝吃冷饮后咳嗽呕吐4岁的赫赫每次吃完冷饮或寒食后都会咳嗽呕吐。从小吃冷食和嗜好冷饮,是最容易伤肺胃功能的杀手,寒咳多跟上下体虚有关。寒则气逆,气逆而咳,气逆也会呕吐。碰到这种情况,R妈建议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温胃散寒理气止呕的食疗方。例如小米粥,小米去核红枣同煮熟即可。红糖生姜水、淡豆豉水、热三根汤(白菜香菜葱根)等具有辛散功能的热性食材,具有相同效果。家庭解决方案:热饮止咳法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最好让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