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学09年高三复习第一轮讲义思想史考点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18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课程标准】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江苏08考试说明】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知识梳理】一、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阶段会议内容意义酝酿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78年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开始形成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揭开改革开放序幕,开始走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形成82年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系统概括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理论作系统概括,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92年“南方谈话”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完善92年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思想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章程二、邓小平理论的内容1、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建设道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7、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作用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镇江市中学09年高三复习第一轮讲义思想史考点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时期及历史背景、共同特点和作用。⑴时期背景:毛泽东思想:42年中共七大。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邓小平理论:97年中共十五大。背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⑵共同特点: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⑶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重要的准备,指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确立。⑴毛泽东:①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是在遵义会议。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⑵邓小平:①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②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