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邓成花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可能性数学广角(排列、组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时分秒对课标的解读12对教材的解读3说教学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二、本册课程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数与代数数与计算: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有余数的除法3.多位数乘一位数4.分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2.时、分、秒本册教材分四大块内容呈现(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四边形,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可能性”,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以及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第一块内容:数与代数(一)量与计量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包括: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2.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第五单元时、分、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第五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数与计算(教学重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重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重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有余数除法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二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