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说课人:德兴市黄柏中学胡仁民说课要点一、设计理念二、说教材三、说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设计理念1、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学生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2、任务驱动教学法,事先设计好的由易到难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新课的内容,解决重点难点。3、探究法对于每个操作任务,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独立尝试操作,自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二、说教材教材内容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数据的输入》是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信息技术》第八册(上册)第2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等内容。教材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一)教材分析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教授学生的情况,特制定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使学生了解Excel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和时间型;②使学生掌握输入数据的两种方法;③使学生掌握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意识;②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三、说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分组搭配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发现教学法1、分组搭配教学法学校只有30台电脑,每班四五十号人,针对学情,进行分组。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2、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各种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学融入到任务中,强调“做中学”。3、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亲自动手实践——归纳总结巩固。以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并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指导实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训练学生自主探索。4、实践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工具性较强。“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是以教师启发为激励手段、以学生实践运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解决问题。“实践启发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用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教师的逐步启发和有效引导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四、教学过程1、分组分机2、教师讲解3、PPT演示4、给出任务5、教师巡视评价1、分组分机教师按学生的参差程度,点名分组分机。2、教师讲解数据类型:①数值型:一般把数字称为数值型;②字符型:一般把汉字、英文字母、符号称为字符型;③日期和时间型:一般把日期和时间称为日期和时间型。3、PPT演示Excel中输入数据的两种方法:①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②在编辑栏中输入数据。①②4、给出任务在Excel中输入下面表格的标题和表格中的数据:5、教师巡视、评价敬请斧正!!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