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VIP免费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1页
1/47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2/47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3页
3/47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万宁中学曾高•服饰篇•饮食篇•住房篇•习俗篇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1840年——1949年长袍马挂传统旗袍传统旗袍西装改良旗袍中山装学生装食的变化宫廷——满汉全席和洋老板共进西餐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住的变化民国时期——上海永安公司中西合璧传统婚姻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婚照剪辫禁缠足鞠躬握手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1)经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强烈冲击与促进作用•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便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蓄意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大门被迫打开。随后,大规模的商品和资本侵入中国市场,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开口通商,商品输入,随之生活方式等传入)•(2)政治:中国政府及有识之士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推行改革•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和适应社会的变化,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向西方学习”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民主人士先后通过洋务运动创办新式教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制度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变化。•(3)思想文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冲击旧的生活方式•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强靠思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思想观念变自由开放了,那生活方式也会相应变得民主自由。•服饰篇•饮食篇•住房篇•习俗篇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1949年——至今列宁装芙蓉姐姐犀利哥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粮票、油票大锅饭简单的家居美观大方家居花园式别墅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个性婚姻瑜伽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打击不法商贩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物价,得到群众的拥护,统一财经的措施解决了供求、劳资等矛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又进行了增产节约运动。这样到50年代初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基本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2、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保证•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基本建成工业化体系。十年探索和文革时虽然经济发展受损,但依然取得了一些成就。改革开放后发展原因是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开放的新格局,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3、思想文化上: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思想基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对外关系上: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影响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共同因素?1、政治:国家政策的引导;2、经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引起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深刻变化。3、思想文化:近现代以来,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汇与碰撞,推动了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一重大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2.“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