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第二次学习研讨会发言稿与三严三实第三次专题研讨会发言稿汇编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第二次学习研讨会发言稿根据常委会xx号《关于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洁净担当”专题学习研讨的通知》安排,根据专题三学习研讨的主题,即“重点围绕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洁净担当”新形象的要求,通过自学,通过多次倾听人大领导有研讨会上的发言,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此谈谈我对“严以用权”的体会和认识。充分认识和领悟“严以用权”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原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这既是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原则和要求,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做人为官、干事创业的钢性底线,没有弹性的余地和可变通的空间,更是保证人民给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保证。权力是国家治理的有力武器,权力也是把双刃剑。国家对权力行使及行使权力的官吏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国家运行就正常健康向前进展,反之就会形成权力滥用、权力不能正确行使,从而给国家和地区的进展带来破坏,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极大损害。一些常常发生的违法拆迁、违法征地等就属于国家机关用权不当,甚至是滥用权力、乱用权力的表现之一,它不仅仅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更是严重破坏了党群关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审批事项迟迟得不到解决,本该通过正常程序就能解决的事项非要通过请客送礼托人说情才能解决,看似都是些小事,但正是这些手里有着不大不小权力的人没有严以用权,体制机制上没有对权力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从而加剧矛盾激化,第1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的甚至酿成大的安全事件,如此等等。由此可见,无论是行使权力的单位部门还是行使权力的个人,严以用权、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福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或不正确行使权力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的害群之马。严以用权,不越规矩不超红线,既是党员干部为民谋利的基本保障,也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洁身自好的最佳保护。翻开历史,古今中外,是否严以用权产生不同后果都有诸多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在封建时代,权力是帝王赐给官吏,官吏层层下赐,官员只对上级负责,只对帝王忠诚,于是权力使用中的约束就相当有限。大大小小的官员上下成线,左右相联,官官相护,惟上命是听。因为只有这样,位置官帽才可保,利益才可延续。虽然曾出现有如包拯、海瑞等铁面无私、疾恶如仇的清官,但毕竟这样的清官数量远远少于污吏贪官,大的为官环境污大于清,权力的使用仍得不到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新中国成立后,不管是行使权力的单位部门还是个人,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用权就应该服务于人民。这既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钢性要求,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佳保护。因为只有严以用权、正确用权,才会产生为民谋利的结果,才会让个人自身通过用权服务民众的过程得到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肯定与认可,形成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也才会有更好的政治前途。否则,就将成为滥用权力被历史所抛弃的对象,成为历史的罪人。第2页共11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严三实第三次专题研讨会发言稿【一】严以用权,权是核心,严是要求,用是目的。严要严在敬畏权力、依法用权、依规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有权不任性,用权讲规矩。用要用在为民用权,为党用权,为公用权,做到把权力用在服务民生上,用在促进进展上,用在从严治党上。严以用权,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既是党性的考验,又是天天都要面对的要求,必须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严以用权,前提在于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到严以用权,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权力看起来都是组织一纸红头文件给的,说到底还是人民群众给的,是老百姓给的。毛主席多次讲:“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90%以上的劳动群众给的。”抗战十四年,中国死了3500万人,其中3000多万是老百姓,可以说抗战的胜利是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