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计划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保护网,是风险的缓冲器。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就是要把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一个都不能少。城乡统筹,就是要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建设。权责清晰,主要强调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尽可能地划清边界。保障适度,主要指保障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可持续,则是强调制度要着眼长远、安全可持续。围绕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目标,结合xx县发展实际,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将在“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确保xx县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为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目标,根据中央、省、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要求,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xx县人社局代县政府办出台《xx县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有效推进,截止8月31日,已完成了全县99188人的入户调查和数据回盘审核。下一阶段我县要研究做好以下工作。(一)建立联动机制。简化用人单位参保登记的流程和手续,实现新增单位、个人注册信息与参保登记信息实时互联互通,稳步扩大参保增量。同时,与公安、地税、公积金等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实现数据信息的即时交换和共享,充分挖掘扩面资源,锁定入户调查对象。(二)开发信息系统。按照“同城、同人、同库”的原则,充分运用上级信息系统,对全县人员参保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动态管理,支持参保信息的采集、比对和筛查,锁定扩面资源,作为入户排查对象。同时,开发社保查询手机app,入户调查实现手机缴费信息查询、补录、缴费金额计算、养老金估算等功能,对扩面资源进行即时管理,实现资源排查实时比对、实时分析、实时更新。(三)强化保障措施。加强督导通报,定期深入各村(社区),分析、查找问题,提出要求,并将督导结果定期通报。加强考核激励,制定全民参保计划工作评估办法,通过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各区工作完成情况,对考核结果优秀者给予表彰;建成社保稽查中心,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专职稽查执法队伍,设计一套规范严谨的执法规程和管理制度规范,维护群众社保权益。二、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一)加快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整合工作。目前,我县已经按照上级要求和时间节点,全面落实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人员的整合,实现了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六统一”;新年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和医保局办公场地的落实也正在按计划进行,能够确保今年底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工作的全面落实,明年开始就能按照新的政策全面运行。(二)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的支付机制。我县要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医保基金的支付方式改革,把支付方式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支付方式在成本控制、激励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参保群众有序就诊,让医院有动力合理进行治疗,激发医疗机构在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上主动作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确保在医疗保险工作支付能力范围内,让广大参保群众都能享受到最合理、最方便、最全面的诊疗,充分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三)继续扎实做好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目前,我县已基本实现了符合异地就医参保群众在统筹区域外联网医院住院和门诊特殊疾病治疗直接结算,基本满足了部分群众合理的异地就医需求,减少了群众“跑腿”“垫支”。下一步,我县要继续加大与省、市人社部门、制卡银行的沟通,继续完善就诊审批流程,督促各制卡银行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制发速度和社保卡使用的人群覆盖,更加方便群众实现符合规定的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同时,要进一步按照市上要求推进完善分级诊疗和转诊转院制度,完善医保异地就医管理,促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就医秩序。(四)继续完善健康扶贫措施。要在认真贯彻中央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积极推进实施医保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