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索普课型:新授集备主讲人:杨晓珉审核唐惠琴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鼎湖山听泉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2.通过吟哦讽诵方式,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3.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两遍。2、圈点勾画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划线字注音。肇庆()泠泠淙淙()()迸()拾级()一泓()佯作()菩提()汩汩()古刹()万籁()怅惘()污垢()3、填空:本文的“文眼”是“听”字。作者的行踪顺序是从寒翠桥到补山亭再到庆云寺。叙述的时间顺序是从黄昏到晚饭再到夜间。文章的写法是移步换景。4、找到文中描写泉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课堂助学:导入,根据自己喜爱的方式设计导语。第一步:感知全文,理清脉络(8分钟)1、预习成果展示,解决预习3、4。2、诵读前四处你喜欢的写泉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第8自然段)一、听读——感知文意。(5分钟)1.听教师范读第8段,圈点出美词美句。2.用一句话概括本段内容。二、品读——赏析美点。(16分钟)1.作者笔下的泉声很美,请结合你圈点的句子进行朗读并品味赏析。例: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写出了听到的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2.作者从听泉中悟出了哪些道理?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指挥棒”?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组织学生读后先在书上做批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作者的心;它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以同桌为单位带着对鼎湖山泉水喜爱的感情朗读第8段。备注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索普课型:新授集备主讲人:杨晓珉审核唐惠琴授课时间:月日星期授课班级4.二到三组同桌选1人朗读其他同学评点。5.全班齐读,读出韵味。三、辨读——比较辨微。(8分钟)1.课文为什么会让我们有如此美的感受?比较两个句子,读一读,辨别优劣。例1(出示幻灯片),第8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与下面这段进行比较,看谁写得好。“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水,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提示:课文第8段写得好,写得美。美就美在能让人仿佛听到了泉水流动中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到了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是因为课文中把泉水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钢管”的乐声,这就是比喻的好处。)例2(出示幻灯片),再与下面一段做比较:“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像钢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提示:上段读起来,感觉有点生硬,而课文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觉到很美。这是因为课文用了排比句,具有节奏感,美就美在有节奏感。)当堂巩固一、背读——熟读成诵(5分钟)经过两次比较,大家认为这一段文字很美,好的语句需要积累,请大家带着一定的速度背诵这段文字: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二:吟读——对联小结。(3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请你就鼎湖山的泉水对一副对联,作为对这篇课文的小结。上联:泉水隐隐约约滋润万物下联:泉声(提示:老师明确对联的特点,如不仅字数相同,且词性要一致,动词对动词,名词对...